江蘇最美基層共產黨員:輪椅上的信訪干部白國龍把群眾的問題當“家事”
“把群眾當家人,把來信當家書,把問題當家事,把工作當家業.....”說這話的是泰興市信訪局干部白國龍。憑著對基層群眾的一腔熱忱,白國龍搖著輪椅、拖著殘疾的下半身,在政府和信訪群眾之間架起一座座“連心橋”。近日,白國龍被江蘇省委宣傳部表彰為“江蘇最美基層共產黨員”。
白國龍(右)接待來訪群眾
盡管發根很短,但仍能看出,今年51歲的白國龍頭發已經完全花白。坐在輪椅上的他,目光炯炯有神。白國龍曾是一名軍人,退役后當過工人、做過村干部、擔任過鄉鎮人武部副部長。2006年,白國龍調到泰興市信訪局工作。談及14年前的那次變故,白國龍的語調一下子低沉下來。那年春節前的一個晚上,白國龍不慎從樓上摔了下來,雖說命是保住了,但卻高位截癱、半身不遂。那一年,他37歲,正值事業黃金期,意外成了殘疾人,那段時間,他痛苦不堪。
也許是當兵特殊的經歷,讓白國龍養成不輕易向命運低頭的性格。他想起一名部隊領導的話:“比起犧牲的戰友,我們畢竟還活著;既然活著,就要活得有尊嚴、有價值。”白國龍振作起來,在妻子協助下積極進行康復治療。妻子回憶,有一次她臨時出門,回家后看到白國龍栽倒在地,她忙上前要將他扶上輪椅,結果被白國龍制止。“你總有不在身邊的時候,我要自己爬上輪椅。”就這樣,白國龍努力移動身體,掙扎著挪向輪椅。妻子在一旁早已淚流滿面。
2009年,白國龍搖著輪椅,重返信訪崗位,開始了接待群眾來訪的工作。村民老朱在自家后院搭了個陽光房。因為相關手續不完善,陽光房成了違章搭建,還影響了鄰居老陳家的通風采光。村干部多次上門協調無果,這對多年的老街坊也因此鬧得不可開交。白國龍了解情況后,迅速與村鎮建設與規劃部門聯系,一邊給兩戶人家解讀相關政策,一邊進行科學合理的搭建規劃指導,最終老陳家通風采光正常了,老朱家的陽光房建起來了,兩家人皆大歡喜。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白國龍熱心幫助每一位來訪群眾,認真處理好每一起信訪事件,也贏得了群眾的尊重。有一天,白國龍搖輪椅下班途中,天突然下雨,他沒有帶雨傘,四處又無處可躲避。焦急萬分時,一名路人打著雨傘,推著輪椅將他送回家。他再三表示感謝,對方說:“白主任,你幫過我家大忙,我父親一直念您的好,這點小事,你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14年來,在信訪工作第一線,白國龍把群眾當家人,把來信當家書,把問題當家事,把工作當家業,牽頭組建“白國龍親民工作室”,成立“暖心信訪”志愿服務隊,建立鄉鎮聯接聯調工作站,設立村居(社區)親民驛站,創設居民小區細說心語室,沉到最基層,干在第一線,先后獲得“全國最美信訪干部”“全國信訪系統先進個人”“中國好人”等榮譽。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康希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理論丨基層一線是最好的“科研土壤”2022-10-26
- 醫藥高新區(高港區)大泗鎮:臨近退休不褪色 “老將”一線勇擔2022-10-26
- 李德劍:一片癡情守“糧心”2022-10-26
- 一位“闖”書記的鄉村“趕考路”2022-10-25
- [青春風采] 用奮斗擦亮“衛監藍” 讓青春在“疫線”綻放光芒2022-10-24
- 何 芬:心存正義 無愧天平 銘記一名法官的責任與擔當202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