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區白米鎮拜官村:五“心”服務 創五星社區
日前,不少村民樂呵呵地帶著《拜官村村民積分手冊》,到拜官村鄰里中心積分超市兌換實物禮品。牙膏、洗衣粉、電池、水壺、面紙等各類生活用品整齊擺放在貨架上,每種物品都“明碼標分”,前來兌換的村民正仔細挑選自己需要的物品。
在白米鎮拜官村,積分制已成為激勵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積極性的有效抓手。每季末,以農戶申報和集中評議的方式,將村民遵守村規民約情況登記為積分,經小組評定、公開公示后,形成每戶積分臺賬,村民隨時可憑積分到積分超市兌換實物。在實施的過程中,村民的主人翁意識不斷提升,積分的作用可謂功不可沒,小積分還解決了拜官環境整治的大問題,塑造了崇德向善的好風氣。
積分制只是拜官村社區有效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拜官村堅持問題導向,以“共建、共治、共享”為目標、以真心對待居民、貼心為民辦事、關心弱勢群體、盡心排憂解難、精心做好管家等“五‘心’服務”為工作方法,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推動了新型農村社區治理新局面。
支部掌舵領航。突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目標,積極推行五“心”服務,致力創建五星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每季度深入開展道德講堂活動,弘揚社會正氣,鞏固市級文明村建設。及時優化《村規民約》,讓村民參與社會事務治理。建立健全“五會”組織并常態化運轉發揮作用,讓移風易俗蔚然成風,打通鄉村協商共治“腸梗阻”。通過鄉賢資助,聚焦“一老一小一特一殘”,新建360平方米的“五美驛站”,通過整合服務功能,強化資源集成,合理規劃功能布局,將“五美驛站”打造成了老百姓“進得去、用得上、叫得好”的鄰里港灣。同時,在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了“根”文化和“賢”文化陣地,聚焦拜官游姓,從游姓的歷史由來、發展歷程、鄉賢能人、奇聞軼事等方面展示了游姓“根”文化,讓居民留住鄉愁,夯實陣地建設。深入實施“五幫”行動和獨居老人每日兩見面行動,年內為轄區居民提供幫助273人次。5月份,為6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體檢并將報告單逐戶送至門上;重陽節舉辦了“我們的節日?重陽節”健康義診活動,營造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風尚,切實增強了老年人幸福感,進一步夯實了村黨組織基層戰斗堡壘作用。
黨員示范帶頭。三個網格為基礎,建設了三處“說理小院”,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說理。充分發揮網格員、微網格員、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作用,為群眾提供信訪接待、矛盾調處、說事評理等服務。今年以來,實施“黨群聯手心連心,經年難題始破冰”的“放亮”項目,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和“說理小院”作用,年內已有效調處了陳年矛盾3宗。建成全鎮首家家庭醫生工作室,針對到工作室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送醫、接駁,建立“健康拜官”志愿服務隊,提升了家庭醫生工作室的輻射功能及居民的康居質態。針對于水域環境的日常巡查,建立了“銀發巡河”志愿服務隊,有效及時發現河道內所發生的各類問題并解決。針對于農村人居環境的“臟亂差”整治,建立了“環境整治觀察員”志愿服務隊,觀察員巡查到問題便及時拍照上傳并交網格村干部整改,直至銷號。按照就近原則,推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有的將路邊的“口袋”公園綠化管護責任領走,有的對健身器材損壞跟蹤提醒維修,有的深入開展“黨群結對”活動,由黨員家庭與群眾家庭“結對”共建,橫向傳播正能量、縱向反映群眾的呼聲。
群眾同頻共振。該村建立了3個網格群和16個微網格群,與居民溝通交流,24小時服務不打烊,建立渠道暢通的民意收集、意見反饋、協作運行等機制,通過線上線下融合服務,夯實居民有效參與社會治理的基礎,助力治理效率的提升。組織各種形式的社區活動,如傳統節日活動、文明創建、志愿者服務等,讓居民有機會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今年來,已成功舉辦了“濃濃元宵情 暖暖志愿心”的元宵節、“巾幗展風采 情暖半邊天”婦女節、“粽葉飄香 情暖端午”的端午節、“‘米’上邀明月 家國共團員”的中秋節和邀請專家健康義診的重陽節活動,還組織了兩場知識講座,培養了社區居民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接下來,我們將放大拜官村社區治理工作做法,提高服務水平,不斷增強全鎮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多元聚力,奮力開創新時代城鄉社區治理新局面。”白米鎮副鎮長陸明虎說。
通訊員:周忠明
編輯:程娜
責編:康希
審核:吳軍
- 姜堰白米村生元健康保健志愿服務點揭牌2023-12-11
- “食”刻堅守,安全相伴!姜堰淤溪鎮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2023-12-11
- 寒冬生暖意 多措解“氣”急2023-12-09
- 姜堰區梁徐街道新聯會:垃圾有分類,依靠你我他2023-12-09
- 泰州市殘聯到姜堰區梁徐街道走訪慰問送溫暖2023-12-08
- 姜堰區白米鎮新聯會:加強閱讀引領 培育閱讀新風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