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 答好“強富美高”新答卷|鼓起錢袋子,“百姓富”的成果更加豐碩
“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江蘇發展擘畫的宏偉藍圖。
治國之道,富民為始。江蘇始終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通過一系列保就業、促增收、惠民生的政策措施直抵人心,民生福祉穩步增進,“百姓富”的成果更加豐碩。2023年,江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2674元,是2013年的2.13倍。
就地生金,越來越多的鄉村土特長化身致富IP
踏進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香包大院,淡雅的中藥香味撲鼻而來。眼下,蛇年春節的香包訂單,讓繡娘們忙得不亦樂乎。
“我縫香包縫一輩子了。最初是個小作坊,現在變成全村的支柱產業,我打心眼里高興。”80多歲的王秀英老人滿臉笑容地說。
2017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馬莊村,走進村里的香包制作室,還花錢買下一個王秀英制作的中藥香包,笑著說“我也要捧捧場”。
“總書記的‘捧場’讓我很受鼓舞、更有自信,下定決心好好傳承,帶動更多村民致富。”王秀英說。
眼下,馬莊香包火出新高度,銷售額也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訂單金額800萬元左右,全年銷售目標2000萬元。“現在我們村大力發展‘香包、文旅、農旅’產業,推進香包產業專業化運營,真正把小香包變成了百姓致富的‘金荷包’。”馬莊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俠說。
眼下,馬莊香包火出新高度,銷售額也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訂單金額800萬元左右,全年銷售目標2000萬元。“現在我們村大力發展‘香包、文旅、農旅’產業,推進香包產業專業化運營,真正把小香包變成了百姓致富的‘金荷包’。”馬莊村黨委副書記、村委會主任王俠說。
科技賦能,現代高效農業繪好增收新圖景
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期間,走進草莓大棚,實地察看草莓生長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高效農業是農民致富的好路子。要沿著這個路子走下去,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江蘇各地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優勢,通過種養優化、延長產業鏈、智能升級等模式,培育了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現代高效農業產業,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近三年,全省共建設高標準農田1117萬畝,實施池塘標準化改造面積160萬畝,新建和改造提升“宜機化”種植設施棚室5萬畝。
“這幾年,我們的農業園種植技術越來越高,設備越來越好,效益也一年比一年好!”在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四季春高效農業園的草莓大棚里,負責人葉明蘭笑意盈盈地告訴記者。眼下,正是草莓上市時節,只見大棚內綠意盎然的高架上草莓長勢喜人,鮮紅嬌嫩、顆粒飽滿的草莓點綴在白花綠葉間,令人垂涎欲滴。
葉明蘭回憶:“當年我們家一畝地收入3萬元,現在翻了一番。”最讓葉明蘭得意的是,現在他們有了現代農業科技的“武裝”——大棚里增設了空氣能加熱機,安裝了水肥一體化灌溉設施,智能系統實時監測溫濕度,遠程控制大棚開合時間。電腦程序控制下的高效農業設施貢獻了可見可感的成績。
2019年,葉明蘭的女兒讀完大學后回到家鄉,閑暇之余直播帶起了貨,還結合島上當季的旅游特色服務,提高曝光率,招攬更多游客前來游玩。
一組數據顯示,隨著農文旅結合步伐加快,世業鎮吸引了眾多游客,全島年均接待游客約100萬人次,旅游收入持續保持在億元以上,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增收和農民收入增長“雙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萬余元。
厚植民生福祉,讓富的底氣更足
“要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發展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民生工作面廣、量大、頭緒多,一定要注重穩定性、連續性、累積性,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一任接著一任做。”殷殷囑托,重任在肩。江蘇把75%以上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投向民生領域。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絕大多數勞動者的主要收入來源。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是最硬核的民生紅利。
近年來江蘇城鄉就業人口穩定在4800萬以上,居全國第三位。
南京秦淮區雙塘街道的鳳游寺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藏著一個特別的“寶藏”——“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對于“00后”姑娘小鄭而言,這個服務站不僅僅是地圖上的一個點位,更是她職業生涯的起點。去年夏季,服務站站長郭蓉手握一份離校未就業青年的名單,撥通了小鄭的電話。幾番深入交談后,郭蓉憑借敏銳的洞察力,為小鄭推薦了一份動畫制作的工作,既滿足了小鄭的興趣愛好,又兼顧了時間自由。這份因人而異的關懷,不僅為小鄭找到了工作,更讓她深深感受到了“家門口”就業服務站的貼心與溫暖。目前全省已累計建成650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還有103家省級規范化零工市場。
不僅是青年人的就業,孩子的教育、群眾的就醫、老年人的養老,既是百姓期盼,也是民生工作的努力方向。
新增120家普惠托育機構;
新建改擴建普通高中30所;
實現全省所有村(社區)醫保公共服務全覆蓋;
改造提升500個城市社區助餐點;
……
2024年江蘇安排了12類55件民生實事,實行清單式管理、項目化推進,堅決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好。眼下即將收官,不少民生實事都超額完成。
站在新起點,錨定新目標,江蘇久久為功,讓物質富足、精神豐盈的百姓美好生活在共同富裕的江蘇道路上穩步邁進。
- 江蘇泰州:“智能化+數字化”為快遞物流業提速2024-12-17
- 泰興: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 重大項目建設再上新臺階2024-12-17
- 【牢記囑托 答好“強富美高”新答卷】泰州:錢包鼓起來日子美起2024-12-17
- 【牢記囑托 答好“強富美高”新答卷】泰州:地區生產總值 連跨四2024-12-17
- 興化:王振義院士原型話劇《清貧的牡丹》返鄉演出2024-12-17
- 泰州姜堰:多元協同創新,織密基層社會治理“末梢神經”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