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養生|秋補甚冬補 調理脾胃正當時
“天上繁霜降、人間秋色深”。霜降,是二十四節氣第十八個節氣,秋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進入霜降節氣后,深秋景象明顯,冷空氣南下越來越頻繁。當下,泰州的不少市民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居家隔離。給大家分享一下霜降時節的養生食療,幫助大家提升自身抵抗力,早日擊退疫情。
霜降時節,人的陽氣與花草樹木一樣,開始由收轉向了藏,因此在霜降這個時節,健康養生尤為重要。中國古代有一句諺語叫做“補冬不如補霜降”,其含義為“秋補”更甚于“冬補”。在霜降時節前后,我們要適當多吃生津潤燥、宣肺止咳的食物,例如,梨、蘋果、橄欖、芥菜、蘿卜等,防止出現口干、皮膚干燥等“秋燥”現象。大家在居家隔離期間,如果家中食材種類不夠豐富,那么一定要切記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姜、蔥、蒜、辣椒等,以防止“上火”。
我們中醫健康養生中常說,“深秋進補先調脾胃”。如果經常出現食少腹脹、食欲不振、肢體倦怠、乏力、時有腹瀉以及面色萎黃等情況,基本就可以判定為脾胃虛,這類人可以喝點粥調理,喝粥能和胃、補脾、潤燥。《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糯米合芡實作粥食,益精強志,聰耳明目,通五臟,好顏色。”也就是說深秋常食用芡實有益身體健康。因此我們可以選用茯苓、芡實、山藥、豇豆等熬粥喝,健脾胃。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喜歡吃火鍋、燒烤等辛辣、油膩的食物,容易積熱成胃火,癥狀表現為胃中灼熱、喜食冷飲、口臭、便秘等。那么,這類人則要多吃些苦瓜、苦菜、苦丁茶等苦味食物,清瀉胃火。
疫情防控期間,居家的老人和小孩子消化能力較差,再加上活動量減少,胃部容易有積食,從而有消化不良或者食欲不振等問題,我們可以多吃一些山楂、白蘿卜等食物,有助于順氣消食,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
疫情期間隔離在家,除了做好食療養生外,要注意調節對疫情的恐懼焦慮情緒,保持好心情的舒暢。總之,霜降時節莫心慌,合理飲食保健康。歲寒時深,添衣勿病。
(泰州四院體檢中心 主治中醫師 章琪)
來源:泰州市第四人民醫院
編輯:趙采薇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關注|我市9月CPI同比漲幅擴大2022-10-21
- 文明家庭|丁玲家庭:家是一本用愛編寫的書2022-10-03
- 誠信泰州|快遞小哥不慎丟包,警民接力物歸原主2022-10-01
- 供電服務居家指南丨看這里!疫情期間不打烊 網上國網幫您忙2022-10-20
- 姜堰三水街道金馬社區:“疫”線排頭兵,安全“守護者”2022-10-20
- 姜堰蔣垛:推進平安校園建設2022-10-18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