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乘風破浪闖“深藍”
江海浩蕩,巨輪斬浪。
綿延百里的靖江江岸,巍峨的龍門吊一字排開,見證著一艘艘烙印著“靖江制造”的巨輪,從12.5深水岸線駛向全球深海,乘風破浪、塑造“船”奇。
造船,之于靖江,是底氣一般的存在。
靖江市兩家龍頭船企新簽的24艘新船大單,屬于德國航運巨頭赫伯羅特超大規模的新造船投資之一。這證明了國際市場對靖江 造船實力的充分認可。
24艘新船都將配備最先進的低排放高壓 LNG 雙燃料發動機,燃料效率極高。建造這類高技術綠色船舶,已成為靖江造船業的“看家本領”。近年來,靖江市作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造船基地、國家級船舶出口基地,主動順應造船市場“風口”轉向,加力科技創新,加快技術攻關,全面掌握了LNG雙燃料船、超大型集裝 箱船等當今世界最前沿船舶制造技術。
在接受央視《東方時空》記者采訪時,新時代造船船舶設計研究所開發室主任孫權說:“我們用上了LNG燃料之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能夠降低20%,降低98%到百分之百的氮化物、硫化物的排放。”
數字經濟浪潮下,靖江造船業主動上馬新項目,加快信息化造船、數字化造船、智能化造船,通過生產工藝的持續改進,不斷縮短船舶總體及配套設備的設計和生產周期。
在新時代造船新建投產的智能化分段制造車間,門式起重機、平直分段線、智能焊接等設備通過智能軟件高效協作,不僅平面分段制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用人成本也進一步降低,造船效率提高30%以上。企業正計劃 通過構建“數字化船廠+智能化船舶海工設備”新型生產模式,全面提高船舶建造效率,實現跨越式發展。
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12 月,靖江市手持訂單377艘4242.39萬載重噸,同比上升 47.2%。
在龍頭船企的引領下,靖江市通過強鏈補鏈延鏈,逐步構建了“兩船一鏈,全型號、多配套”的產業格局,以產業航母之勢,向“海”而進。
新時代造船和新揚子船業作為龍頭企業“兩船”,2024年持續發力,搶抓全球造船業景氣上行的機遇,分別上馬新能源船舶智造項目和綠色高技術清潔能源船舶制造項目,強力提升高端船型市場規模。
“建設綠色高技術清潔能源船舶制造項目,旨在打造世界級的清潔能源氣體船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按照智能化、數字化的規劃理念,推行現代造船模式,建設現代智能工廠,培育造船產業新質生產力。”在揚子泓遠綠色 高技術清潔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項目簽約儀式上,揚子江船業集團董事長任樂天的一番話,道出了企業搶占國際競爭制高點的信心和決心。
“一鏈”指的是江蘇亞星錨鏈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我國大型船用錨鏈和海洋系泊鏈及附件生產和出口基地,年產能達30萬噸,船用錨鏈和系泊鏈占全球市場60%,與歐洲并稱為全球“雙寡頭”。2024年11月,亞星重慶基 地首批特大型重鋼鑄件發貨,交付90噸大型掛舵臂,這標志著亞星錨鏈挺進了全球大型船體鑄鋼件市場,豐富拓展了產品結構,延伸了產業鏈條。
“全型號”則是在主要船型方面,覆蓋散貨船、集裝箱船、油船、化學品船的所有船型。“多配套”指的是在船舶配套方面,有船用低速柴油機、電機等動力系統產品生產企業, 以及錨鏈、泵閥、電纜、管道等一大批配套產品生產企業,目前,本土化配套率超過40%。
強化配套、拉長鏈條、創新賦能,靖江船舶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產業規模大幅提升,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造船指標始終領跑全國,約占全國份額的20%、全球的10%,全市規上高技術船舶產業,對全市工業經濟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
全國造船看江蘇,江蘇造船看靖江。一 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技術船舶產業基地已然“振翅騰飛”。
- “一站式”服務讓產業出海“加速度”,江蘇常州新能源產業競逐“2025-03-01
- 數說拼搏“重要陣地”⑨|江蘇1700家企業共拓5000億級未來版圖2025-03-01
- 【向新圖強顯身手——民營企業一線調研】丹陽慧創醫療:勇闖腦科2025-02-28
- 學習100|數字經濟如何賦能高質量發展?2025-02-28
- 【視頻】春風習習暖江淮——向總書記匯報|全國人大代表張大冬:2025-02-28
- 江蘇揚州:跨越江海不斷擴大“朋友圈”以開放之姿擁抱世界202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