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富民30條”大家評:網絡創業者期待線上線下政策同步
最近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創業富民的意見(試行)》(征求意見稿)當中提出要支持網絡創業,為網絡創業者減免增值稅及所得稅,并對進入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的企業以及加入本市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企業補貼部分費用。對于這一舉措,廣大網絡創業者是怎么看的呢?
在醫藥高新區寺巷街道二橋社區有一位名叫王策的網絡創業者,2012年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之后,在深圳華為公司工作。三年前,他辭職創業,在淘寶、天貓、京東等網站開展自己的電商事業。
王策說,當時他剛進華為時,月收入萬元,工作七八年干得比較好的員工一年收入二三十萬,雖然收入還可以,但是加班較多,沒有成就感,所以他想自己創業。二橋社區是我市教學儀器產業集聚的地方,創業初期,王策想到了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創業。
”教學儀器原本的銷售方式就是通過去學校、教育局去推銷,這樣的經營模式效率低,差旅費用、食宿費用比較高,我就覺得在網上銷售的話,可以很大地降低經營的成本。“王策介紹,教學儀器的傳統的購買者是學校,為了打開銷量,他將器材進行捆綁銷售,并詳細介紹使用說明,受到了家長和學生消費者的歡迎。
王策說,“創業富民30條”推出支持網絡創業,有很多財稅的獎勵和補貼政策,讓創業初期的企業更加從容。
如今,經過3年多的奮斗,王策的電商團隊從3人發展到7人,年利潤從起初的十幾萬變成了如今的二百多萬。盡管創業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是王策卻告訴記者,目前他的公司正面臨著發展瓶頸。
”目前我們最大的困難就是土地和廠房的問題,我們網絡銷售主要就是有很多的產品、很多的種類,總共有兩千多個品種,產品很多,需要很大的倉儲面積,現在的生產的倉儲的空間就比較局促,希望政府能夠考慮相關的扶持政策,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王策說,現在很多網絡創業者普遍面臨著倉儲和廠房的問題,他們希望政府能在網絡創業政策方面做到線上與線下政策同步,給予網絡創業者更多“政策紅利”。
全媒體記者:第振唐
編輯:悅鳴
責編:戚翔
審稿:單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