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中共泰州市委六屆八次全會召開
6月20日上午,中國共產黨泰州市第六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十四屆六次全會部署要求,動員全市上下堅持“四敢”爭先,昂揚奮斗激情,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穩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
全會由市委常委會主持。市委副書記、市長萬聞華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工作報告。
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泰州市委關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穩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的決定》。
全會指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須堅持常學常悟常進,持續做到深化內化轉化,確保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在泰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要深刻理解總書記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時代課題的深邃考量,把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戰略先手棋,牢牢把握泰州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機遇與挑戰,牢牢把握泰州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優勢與不足,牢牢把握“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這個重要方法論,做好“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文章,以新質生產力點燃發展新引擎、構筑競爭新優勢。要切實增強為全省打造“重要陣地”多作貢獻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努力打造具有硬核競爭力的特色產業新高地,具有強勁驅動力的產業細分領域科技創新策源地,具有較強吸引力的高端要素集聚地,具有示范引領力的綠色低碳發展樣板地,著力形成具有泰州特色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格局。
全會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要更大力度推動產創融合,推進科創平臺提能造峰、科創企業提級育強、科創生態提升優化,建設產業科創強市,致力打造長三角特色產業創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增強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科技支撐。要更大力度推動鏈群融合,煥發傳統產業新活力,構筑新興產業新優勢,搶占未來產業新賽道,努力新增1-2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培育發展上形成若干新的增長點,夯實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產業基石。要更大力度推動數綠融合,激發數字經濟牽引力,提升綠色發展軟實力,夯實基礎設施支撐力,以數字化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以綠色化倒逼數字技術推廣應用,在數字化與綠色化協同并進、互促共進中推動企業和產業向高端攀升,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勁引擎。要更大力度推動區域融合,拓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合作空間。立足自身,要整合資源、各展所長,推動沿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推動腹地板塊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做強特色產業、培育發展綠色生產力;放眼全局,要主動融入、特色發展,努力建設具有重大影響力、核心競爭力的“中國藥城”,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船都”,努力建設風光秀美、宜居宜業的“長三角大花園”。
全會指出,今年以來,我們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歷次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作為謀劃和展開工作的根本和主線,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全力鞏固經濟基本盤,“穩”的基礎更加堅實;致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強支撐,“進”的動能更加充沛;聚力增創未來競爭新優勢,“立”的實效更加凸顯;大力弘揚“四敢”精氣神,“拼”的氛圍更加濃厚。做好下半年工作,關鍵是要把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干事創業的磅礴力量,全力以赴穩預期強信心,持續強化產業科技創新,求真務實攻堅重大項目,強基補短推動城市更新,有力有效推進鄉村振興,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一刻不松筑牢安全防線,不斷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牢牢站穩全省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為全省“勇挑大梁”多作泰州貢獻。
全會強調,要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營造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要認真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定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持續激發“四敢”爭先的奮斗激情,持續提升干事創業的能力本領,持續拓展減負賦能的實際成效,持續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更好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良好精神狀態、強烈責任擔當、務實工作作風,積極投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泰州現代化建設的火熱實踐,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
市委委員、市委候補委員出席會議。市紀委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部分市委法律顧問、基層市黨代表列席會議。
記者:吳超 戈俊巍 徐少卿 朱浩民 金小鵬
編輯:曹佳蓉
責編:悅鳴
審核:戚翔 聞棟
- 時政|姜冬冬在滬拜訪部分知名企業 主動承接上海產業轉移 推動2024-12-15
- 興化|守護“綠水青山” 贏得“財富之源”2024-12-15
- 項目|滬渝蓉(北沿江)高鐵連續梁中跨合龍段順利澆筑完成2024-12-05
- 人文|單聲研究會成立2024-12-05
- 現場|國家憲法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24-12-04
- 關注|建功新時代 巾幗寫榮光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