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聽泰州“王十房”后人歸鄉講述北京歷史文化
12月26日下午,泰州“王十房”后人王光鎬在中共泰州市委宣傳部和泰州廣播電視集團(臺)主辦的“歌舞巷第二期圍讀會”活動中,傾情分享自己創作的《人類文明的圣殿:北京》一書,并和家鄉賢達一起讀書、暢談,為家鄉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建言。
在圍讀會上,王光鎬先生深情地稱自己為“外地的泰州人”,向大家講述了自己的家鄉情懷。
王光鎬說:“在與我有關各類資料、出版物、百度百科個人簡介,第一句話永遠是江蘇泰州。泰州是我的家鄉,也是我的根,我多次回來尋根,深切的感覺到泰州淳樸的鄉風,濃厚的鄉情,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比不了的。”
王氏家族家學淵源深厚,“王十房”本名王貽哲,前清舉人,曾經做過知縣,1906年創辦泰來面粉廠,是20世紀初江蘇著名實業家。王光鎬先生是“王十房”的孫子,他從北京大學畢業后常年在武漢大學教學。后來回到北京擔任北京藝術博物館館長等職,退休后默默耕耘八載才有了《人類文明的圣殿:北京》這部“體大而慮周”的北京歷史文化百科全書的誕生。
長期以來,人們對北京歷史文化的興趣,主要集中在對一些歷史事件的分辨上,停留在對各類古建筑、古遺跡的甄別上,聚焦在對民俗文化和胡同文化的描述上,反倒因此忽略了對它歷史文化本質屬性的考察。王光鎬先生從地下考古、紙上文獻、地面古建三個維度立體觀照北京,基于科學考證而進行縝密的論證和全面的比較研究,用鮮明、清晰的語言概括北京所具有的“悠久、持續、遞進、多元、一統”五大核心特質個個凝重雋永,北京歷史文化的質感猶如“五味”俱存,余香滿口。
在圍讀會上,來自我市宣傳文化系統、社科、文學、藝術界相關文史專家、學者、作家近30人圍坐在一起,輪流誦讀書中讓自己最有感觸的一段文字,并交流自己閱讀之后的感受。大家一致認為,這種讀泰州的方式,靈動又有趣,是互相啟發智慧的一種閱讀。
泰州市博物館原副館長黃炳煜說:“我們看了這本書以后,覺得我們以前的研究遠遠不夠,我們要向王老師學習,要在縱向和橫向上多做一些研究。縱向上就從古到今,橫向上就把泰州與周圍的城市進行比較,這樣可以把泰州研究得更透徹,把泰州的文化精氣神提煉出來,使得泰州文化為城市未來的發展提供精神支柱。”
記者:第振唐 張凱
編輯:劉燕
責編:劉麗
審核:戚翔 聞棟
- ?現場|節前商品價格檢查 保障節日放心消費2024-02-01
- 教育|公益寒托班 冬日新溫暖2024-01-31
- 文化|王珮瑜:京劇清音會 拉近與觀眾的距離2024-01-31
- 靖江|數字賦能江河管護 無人機“上崗”巡查2024-01-29
- 安全|泰州各地加快推進“瓶改管(電)”2024-01-29
- 關注|為船員“送服務、送祝福、送安全” 泰州開展“幸福泰舟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