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泰興曹市村:多渠道增收 薄弱村變身經濟強村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泰興市廣陵鎮曹市村大力實施“興村富民”行動,積極盤活閑置土地,全力推進農業現代化,培育特色農業產業,幫助農民在家門口就業,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
上午,記者在廣陵鎮曹市村看到,千畝小麥長勢喜人,農技人員正在根據苗情,圍繞防旺長、防凍害、防病蟲草等方面,指導務工人員加強田間管理。
曹市村現有耕地3300多畝,過去由于種糧效益較低,農田拋荒比較嚴重。為盤活閑置用地,曹市村對拋荒土地采取“村集體自主經營,集中規模種植”模式,聘請退休農業專家實行精細化管理,同時建設高標準倉庫,購置多類農機設備,實行農作物從生產到成品銷售一條龍服務。今年,曹市村水稻畝產達1200斤,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30多萬元。
在做強農業基礎,擴大經營規模的基礎上,曹市村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拓寬增收渠道,先后流轉60多畝土地種植“蘇翠1號”早熟梨,聘請專人維護管理,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眼下是冬季果樹休眠期,不少工人正在進行樹干涂白、樹枝修剪等工作,確保果樹安全越冬。
泰興市廣陵鎮曹市村農經專員錢愛華告訴記者:“目前有7個工人、1個管理人員,每年可以給他們增加收入將近2萬元。”
產業發展不斷加強,村民收入持續增加。曹市村還立足村情實際,充分發揮村兩委班子帶頭增收致富的堡壘作用,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如今,曹市村已經從年經營性收入2萬多元的經濟薄弱村,逐步發展成為年經營性收入超過100萬元的實力強村,全村村民都享受到了村集體經濟增收的紅利。
泰興市廣陵鎮曹市村黨總支書記周金蘭表示:“持續走好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品牌化路線,提升糧油、梨等特色農產品附加值,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前景會更加廣闊。”
記者:馬榮濤 蔣雙越 曹丹(泰興臺)
編輯:徐群薪
責編:悅鳴
審核:戚翔 聞棟
- 現場|泰州各地開展2025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活動2025-03-16
- 項目|泰州醫藥園區:“苗”準未來 打造高效專業的疫苗孵化載體2025-03-16
- 現場|2025氟材料創新與應用發展研討會在泰州舉辦2025-03-14
- 關注|泰州多形式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2025-03-14
- 關注|全市首張! 海陵開出“不予處罰”第一單2025-03-13
- 榜樣|潘成林:隨叫隨到 傳承“好人”精神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