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江蘇牧院“筑夢”跨文化實踐團感知非遺文化——泰州篆刻
刀走凌云志,字形流云姿。7月13日下午,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國際教育學院“筑夢”跨文化實踐團,開展“研學非遺美,感悟工匠心,傳承民族魂”暑期社會實踐系列活動之走進泰州篆刻。
印章,是中國書法里最有特色的一樣東西,小小的印章,是書法作品的點睛之處。視石為紙,以刀代筆,金石華彩,知白守黑,方寸之間,風姿卓越,這便是篆刻的魅力所在。團隊走訪了非遺“泰州篆刻”代表性傳承人許建民。許建民,是國家級文物藝術品鑒定師、國家級工藝美術師(傳統工藝美術)、鄉土人才鄉村振興技藝師,只需一把刻刀,就能在方寸之間融進姓名雅號、花鳥蟲魚、人物肖像,一塊塊樸實無華的石頭,經過反復刻磨、雕琢,都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篆刻藝術品。
活動中,許建民講解了中國古代印章的緣起、歷代印章制度及藝術形式的變化,宋、元以后文人介入篆刻藝術后的風格流派及代表性篆刻家,現代篆刻的歷史傳承等;分享了自己不同創作時期,篆刻藝術的心路歷程與創作故事。“篆刻,不只是一門雕刻的手藝活,其內容還涵蓋中國文字、歷史文化、藝術審美等多個領域,不僅有獨特的藝術魅力,更具有文化傳承意義。”留學生喬丹說。
現場,國際教育學院陳熔院長與“泰州篆刻”非遺傳承人許建民共同為“非遺文化傳承基地”揭牌,深入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助力非遺文化傳播與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藝術,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文化自信。許建民與中外學生合刊“非遺傳承守護”印章,作品線條流暢、疏密有序、靈動穩重。未來,團隊將以篆刻作品為載體,將篆刻藝術與泰州發展成就相結合,開啟非遺泰州篆刻在高校傳承與發展的新篇章。
留學生向泰州篆刻大師學習篆刻印章
泰州篆刻大師贈送現場篆刻作品
編輯:周慧敏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戚翔 聞棟
- 關注|別讓“僵尸車”損害城市形象2023-12-01
- 暖心|圓夢行動 為困難殘疾人家庭送上冬日“暖陽”2023-12-01
- 關注|市審計局和南理工泰科院簽約 開展校地戰略合作2023-11-29
- 關注|姜堰婁莊:“三社融合”增活力 集體經濟添動力2023-11-29
- 慈善|“愛心奶奶”王亞男的百萬捐贈計劃2023-11-28
- 姜堰|溫室大棚春意濃 菜農“冬閑人不閑”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