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趙志剛:在泰感受梅大師的“精氣神”
提起趙志剛,泰州許多戲迷并不陌生。趙志剛師承尹桂芳派,有“越劇王子”之稱,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昨天,記者也有幸在后臺見到了他,并進行了專訪。
趙志剛,60歲,今年是他在舞臺上的第48個年頭。說到當初為何要唱越劇,趙志剛說,是響應國家號召。
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趙志剛說:“周恩來總理要求越劇這個劇種能夠反映當代生活、反映工農兵生活,所以也是國家的需要。越劇在古裝戲見長的同時,現在有了男女合演之后,題材開拓了,劇目也創新了,所以不只是能演‘私定終身后花園 落難公子中狀元’的這些傳統的樂曲,也能夠演歷史劇,包括現代劇。”
入行后,趙志剛拜“越劇皇帝”尹桂芳為師,繼承并發展了尹派唱腔和表演藝術,被觀眾譽為“越劇王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趙志剛勤奮好學,博越劇十大流派所長,繼承、創新、發展越劇藝術。
《何文秀》就是趙志剛嘗試創新的作品,該劇目故事源于明傳奇《何文秀玉釵記》,上世紀四十年代由陶賢改編為越劇。1953年1月《何文秀》由芳華越劇團重新整理后首演,“越劇皇帝”尹桂芳在其中飾何文秀,引起轟動,尹派弟子均以此劇為尹派經典劇目。2014年,趙志剛對該劇目進行了復刻重排,泰州觀眾看到的版本,就是向經典致敬的復刻版。
趙志剛說:“我們就去掉了傳統的合唱、關閉幕這些過程,全部用八個漂亮的賣花姑娘載歌載舞的這種樣式來取代中間的環節。而且中間嵌合在觀眾眼前,演員的表演通過收光再亮燈,馬上就切換到下一場,可看性更強、舞蹈性更強。”
近些年,趙志剛開始了更個性化的藝術創作生活,他希望能開心地“玩”出一些自己感興趣、觀眾也感興趣的作品。
趙志剛說,很多年前,他和筱文艷、馬秀英兩位老師,一同來泰州參加陳德林老師的戲曲會。當時,他一口氣唱了5首還下不來,泰州觀眾的熱情讓他深受感動,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今,再次來到泰州演出,讓他倍感親切。
記者采訪了解到,盡管是越劇演員,趙志剛還學唱過、也在不少節目上表演過京劇梅派名段,對話中不難看出,他對梅大師的敬仰之情。趙志剛說,讓很多全國戲劇“梅花獎”獲獎演員重新認識“梅郎故里”——泰州,是非常有必要的。
趙志剛說:“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機會能夠來到泰州,感受梅大師的那種精氣神。”
記者:尹友榮 趙云鵬
編輯:李子韻
責編:趙倩倩
審核:吳軍
- 關注|別讓“僵尸車”損害城市形象2023-12-01
- 暖心|圓夢行動 為困難殘疾人家庭送上冬日“暖陽”2023-12-01
- 關注|市審計局和南理工泰科院簽約 開展校地戰略合作2023-11-29
- 關注|姜堰婁莊:“三社融合”增活力 集體經濟添動力2023-11-29
- 慈善|“愛心奶奶”王亞男的百萬捐贈計劃2023-11-28
- 姜堰|溫室大棚春意濃 菜農“冬閑人不閑”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