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泰州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指出,要緊緊圍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光榮使命,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十年來,泰州廣大干群滿懷感恩之心、匯聚奮進之力,聚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泰州新實踐,一筆一畫把“強富美高”新泰州從“大寫意”繪制成“工筆畫”。本期《“強富美高”新泰州這十年》聚焦“美”,帶領大家一同領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泰州。
近日,江陰大橋附近江面出現罕見一幕,黑天鵝與江豚在江面同框嬉戲。這一幕被生態攝影師翟彬“捕捉”到,留下了珍貴影像。
長江江豚是長江水生生物保護的旗艦物種,相關調查數據表明,目前,長江靖江段穩定棲息著2個長江江豚群體,總計數量預計在40頭左右。這標志著泰州致力長江大保護的成效已經逐漸顯現。
2019年以來,泰州市在全國率先啟動“長江大體檢”,創新開展“健康長江”泰州行動,穩步實施沿江水體治理、長江生態修復、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沿江化工行業整治等八大專項行動,推動長江流域泰州段水質持續改善。如今,長江泰州段干流水質基本保持Ⅱ類,主要入江支流Ⅲ類水體比例達100%,長江大保護“泰州模式”得到生態環境部肯定。
持續優化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打卡泰州美景,用鏡頭紀錄下泰州的生態變遷。
巴基斯坦攝影師、拍鳥發燒友卡利得說:“自然環境好,鳥就會來得多。像今年我們拍到了黑臉琵鷺、羅紋鴨、針尾鴨、紅隼等?!?/p>
近年來,泰州市積極構建“2+X+1”的生物多樣性觀測網絡,在全省率先發布《泰州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2023-2030年)》,率先完成全市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記錄到各類生物3518種,其中珍稀瀕危物種50種、國家重點保護物種80種、生態環境質量指示物種76種。
在不斷完善頂層設計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泰州市民積極加入到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的隊伍中來,用行動守護泰州的碧水藍天。在泰州學院,一場圍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宣講比賽正在進行。選手們通過一個個生動實例,從不同的視角,展示了新時代泰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成效。
泰州學院團委副書記黃素雯說:“我們將以環保等相關專業為原點,輻射整個學校,通過培養一批批優秀的生態環境志愿者,影響并帶動整個城市的綠色發展。”
十年來,泰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論,生態環境質量顯著提升。2023年,全市林木覆蓋率25.64%、自然濕地保護率60.1%,分別比2012年提高4.96和38.4個百分點;PM2.5年平均濃度34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55.8%,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80.5%,比2013年提高20.2個百分點;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100%,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97.74%,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累計創成國家級綠色工廠21家,省級綠色工廠83家。
記者:翟旭陽
編輯:今昔
責編:悅鳴
審核:戈俊巍
- 12345·政風熱線2017-11-27
- 優秀|泰州唯一!來自姜堰中學!2024-12-16
- 現場|王振義院士原型話劇《清貧的牡丹》返鄉演出活動啟動2024-12-15
- 民生|以文明高度為筆繪就“強富美高”泰州畫卷2024-12-15
- 聚焦|第十二屆里下河文學研討會在泰州開幕2024-12-15
- 惠民|海陵打造“小蜜蜂”驛站 “典”亮新業態202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