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國首個水葫蘆綜合利用項目落戶興化
一坨坨褐色的泥渣經過生產線加工后,制成了一袋袋成品基質,基質的原料是興化常見的水葫蘆、水花生等水生植物。這是記者近日在興化市新垛鎮“河湖水葫蘆智能化打撈及高附加值資源化利用項目”基地見到的場景。
項目負責人、江蘇清泓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鵬說,生產線自去年9月試投產以來,省內一家大型國有集團已采購500余噸基質產品,用于鹽堿地改造。
由于水葫蘆、水花生泛濫成災,興化每年打撈處置費用在2000萬元左右,并且往往是割草船粉碎后沉河,容易造成河湖二次污染。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興化市實施了全國首個智能化水葫蘆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由省水利廳立項支持,河海大學產業研究院研發,興化市河長辦、新垛鎮引進,江蘇清泓生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
蔡鵬介紹,水葫蘆等水生植物作原料生產基質產品,可根據其用途添加不同的微量元素,目前已經推出鹽堿地改良、礦山土壤修復、花卉種植、庭院瓜果蔬菜栽培等幾十種系列基質產品。
研發團隊負責人、河海大學教授陳立華說,產品原料就地取材,天然植物源含量>92%,采用高溫、綠色生物發酵工藝,可持續保持基質疏松、通氣、釋放土壤清香,項目已獲多項發明專利授權。
2023年6月,清泓公司在新垛鎮建設清泓生態科技園。目前,打撈設施、發酵設施、生產車間、基質生產線、現場實驗設施、辦公用房等都基本建成,研發經費、固定資產投資5000余萬元。
據介紹,鹽堿地、礦山修復等土壤改良基質售價不高,加之人工和運費,目前銷售一噸水葫蘆基質企業虧近400元,清泓公司把目光盯上了花卉栽培消費群體。
區別于別的基質,水葫蘆基質能夠快速提升花卉成活率、健康率和花卉品質,減少花卉病蟲害,減少庭院土壤土腥味和臭味,提升庭院養花土壤生物活力,是庭院優質土壤培育和花卉種植的理想“營養品”。為此,清泓公司成立電商部,大力培訓當地青年網上銷售水葫蘆基質,既給公司創收,同時帶動當地農村電商發展、村民致富。
新垛鎮黨委書記邰愛祥說,水葫蘆綜合利用項目變廢為寶,形成生態產業鏈,解決了生態問題又能致富一方百姓。該鎮將繼續配合清泓公司積極向上爭取支持,更好地建設幸福河湖。
來源:泰州日報數字報
編輯:周慧敏
責編:悅鳴
審核:戚翔 聞棟
- 時政|姜冬冬萬聞華率隊觀摩姜堰區項目建設情況 凝聚大抓項目抓2024-12-16
- 時政|泰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理事會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舉行2024-12-16
- 利民|全方位問“道”上海醫療 醫聯共建推動泰州醫療發展2024-12-16
- 創新|省內首個矛盾糾紛調處工作規范實施2024-12-16
- 關注|泰州廣播電視塔安全維修改造工程開工2024-12-16
- 榜樣|全國道德模范!我市嚴慧當選……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