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春運途中,這件事請注意!
2024年春運
已經拉開帷幕
許多人開始踏上回家團圓的旅途
開車回家的小伙伴請注意
在返鄉途中除了
提前熟悉路況,謹慎駕駛
還有一件事需要引起重視
那就是“藥駕”!
什么是“藥駕”?
“藥駕”到底有哪些危害?
如何避免“藥駕”?
一起了解下
↓↓
什么是“藥駕”?
“藥駕”,就是指服用了影響駕駛安全的藥物后仍然駕駛的行為。一些藥物在服用后會引起嗜睡、頭暈、反應模糊、視線重影等不良反應,從而危及行車安全。
世界衛生組織列出7大類在服用后可能影響安全駕駛的藥品,并提出在服用上述藥品后應禁止駕車,這7大類藥品包括:對神經系統有影響的催眠藥物、有惡心嘔吐反應或變態反應的藥物、止痛類藥物、興奮劑、治療癲癇的藥物,以及抗高血壓藥物和降血糖藥物等。
“藥駕”到底有哪些危害?
首先,感冒咳嗽類藥物需當心!
大家都熟悉“酒駕”危害,對“藥駕”風險可能缺乏了解。廣義的“藥駕”也包括非常高危險的“毒駕”,即使用精神活性物質。
當下有發熱、咳嗽等癥狀者不在少數,為了緩解癥狀,多數人會吃退熱類藥物及止咳藥物。藥物在發揮它治療作用的同時,也會有一些與治療無關的對軀體有害的作用即不良反應。很多止咳藥和感冒藥中都含有引起眩暈和嗜睡的成分,服用后會出現嗜睡、頭暈、反應遲鈍甚至視覺模糊等副作用。
而駕駛車輛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精神集中,能夠對當前路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如果服藥后出現眩暈或幻覺,勢必會影響駕車安全,很容易釀成禍患。
感冒咳嗽類藥物中有哪些需注意?
1、止咳藥物如右美沙芬、噴托維林:
都屬于中樞鎮咳藥,服用后可能引起嗜睡、頭暈、眼花、眩暈等癥狀。
2、抗組胺藥物可以緩解鼻塞、流涕癥狀,常用的有撲爾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撲爾敏(氯苯那敏)作為第一代為鎮靜性抗組胺的代表藥物,因有抗膽堿及中樞抑制作用,易引起鎮靜、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常被用于感冒復方藥中。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為第二、第三代抗組胺代表藥物,均無抗膽堿作用、但有輕度中樞抑制效應。
在常規使用劑量下,副作用都相對很輕,完全可以及時識別,通過停藥后消除,不需過分擔心。建議駕駛員服用第二、三代的抗組胺藥物。
3、復方感冒藥,如泰諾、日夜百服寧、白加黑、康泰克:
包含退熱、止咳、緩解鼻塞流涕等成分,具有明顯中樞抑制作用,服用后可能引起大腦反應遲鈍、警覺性下降,還容易產生嗜睡、困倦乏力和頭暈。
4、解熱鎮痛藥物,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安乃近:
服用后可能出現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不良反應。當然藥物不良反應因人而已,不是所有人都會出現以上不良癥狀,其實停藥4個半衰期的時間后駕駛就相對安全了。
5、抗病毒藥物金剛烷胺:
會產生眩暈、嗜睡、視物模糊等癥狀。
6、成癮止咳水含可待因的復方口服溶液:
駕駛員在使用此類藥品時應嚴格遵循醫囑劑量和使用間隔,否則可能出現手抖、失眠、痙攣、抽搐、情緒失控和行為失控等現象,對駕駛安全造成極大影響。筆者建議嚴格遵循醫囑,即使副反應發生也是能夠及時發現和規避的。
除了以上藥物,部分鎮靜催眠藥物、抗癲癇及心境穩定劑(包括鋰鹽)、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郁藥、精神活性物質(成癮物質)等也會影響安全駕駛。
如何避免“藥駕”?
1、駕駛員在看病或買藥時應主動說明“我是駕駛員”,請醫生盡量避免開出對駕車安全有明顯不良反應的藥物。
2、在服用藥品之前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注意藥品成分、用法用量的同時關注禁忌癥和不良反應,切忌超劑量用藥,并盡量避免藥物在血液中濃度達到峰值的時間內開車,因為此時藥物的效力最強,對駕駛員的影響也最大。
3、養成良好習慣,在服藥之后盡量避免開車,如果必須駕駛,請休息一段時間,避開血藥濃度峰值時間后再出發,比如服用感冒藥之后,至少需要休息6小時再駕車,才相對安全。
來源:中國交通報
編輯:陳歡
責編:岑丹
審核:戚翔 聞棟
- 關注|泰州建成全國首個高速公路生物多樣性觀測站2024-02-01
- 時政|市委審計委員會第11次會議召開2024-01-31
- 祝賀 | 王小莉,中國好人!2024-01-31
- 實干|江蘇銳美:創新驅動 領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市場2024-01-31
- 實干|慧峰仁和環保:領先產品帶來豐厚訂單 實現首月開門紅2024-01-31
- 惠民|泰州各地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慰問服務活動2024-01-31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