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張靖皋長江大橋:面向未來的世界最大跨徑橋梁
張靖皋長江大橋連接蘇州、泰州、南通兩岸三地,其主跨達到2300米,是世界最大跨徑橋梁,由于其超大的跨徑,在設計和建造領域一舉拿下六項“世界之最”。 系列報道《家門口的世界第一》第三篇:張靖皋長江大橋:面向未來的世界最大跨徑橋梁。
張靖皋長江大橋的主體部分是經靖江民主沙島橫跨長江與張家港相連的南航道橋,其中北主塔和北錨碇基礎都在島上建設。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這里成為大橋施工難度最大、創新突破最多的工程節點。
中鐵大橋局張靖皋大橋項目部黨支部書記辛海寧介紹說:“特殊的地理條件鍛造了張靖皋大橋超越前輩的氣質。它一舉創下世界最大跨徑橋梁、最高懸索橋索塔、最長高強度主纜、最大復合地連墻錨碇基礎、最大連續長度鋼箱梁、最大位移量伸縮裝置六項‘世界之最’。”
南航道橋的北主塔施工現場。該塔是世界最高懸索橋橋塔,高度達350米,目前基礎和塔座部分已經基本完成。北主塔基礎由97根直徑2.8米、最大樁長102米的超長大直徑鉆孔樁深深打入地下,塔座承臺面積相當于一個足球場大小。
中鐵大橋局張靖皋大橋項目部副總工程師黃瑞鶴說:“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北主塔的塔柱采用了世界首創的超高鋼箱鋼混約束混凝土組合結構,單個塔柱內設置了直徑3.6米的鋼管混凝土,充分運用了混凝土的承壓性能,減小了結構自重,具有更好的經濟合理性和結構安全性?!?/p>
懸索橋除了有超高的主塔外,還有掛設在主塔之間的主纜,以及能夠拉住主纜的錨碇基礎。作為世界最大跨徑的張靖皋長江大橋,就必須要有世界最長高強度的主纜和體積龐大的錨碇基礎。由于島上土質松軟,屬于典型的軟地基,采用傳統的錨碇基礎難以產生足夠的拉力支撐,因此,張靖皋長江大橋創新設計了全球最大尺寸的復合地連墻錨碇基礎。與傳統的銑接頭地連墻不同,復合地連墻槽段之間采用剛性接頭連接,因此施工精度極高,多項指標超過常規地連墻的兩倍。
中鐵大橋局張靖皋大橋項目部副總工程師王瑞說:“單個錨碇混凝土的方量達到了56萬方,它的重量有135萬噸,相當于20艘滿載遼寧艦的重量。錨碇是創新性采用了支護轉結構,復合地連墻基礎,在我們基坑開挖的時候,能夠有效地保護結構的安全?!?/p>
為解決超大主跨帶來的橋梁抗風、抗震合理結構體系,以及主塔、索纜、鋼箱梁橋面鋪裝等一系列設計和施工難題,張靖皋長江大橋在設計之初開展了70多項專題研究和多次實驗論證。其中,主纜自平衡結構體系的應用,為解決超大跨徑懸索橋的結構安全問題帶來了開創性突破。
王瑞說:“傳統的懸索橋,它在塔頂的位置主索鞍和主塔是錨固死的,主塔兩邊索纜長度不一樣,產生不平衡力就會給主塔帶來一個比較大的彎矩,尤其是對于大跨度的橋梁,它的不平衡力更大,主塔更高,它的彎矩效果會更明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采用了一種創新性的自平衡索鞍系統,在主索鞍和主塔之間,設立了一個滑動面,當這個邊跨和中跨的不平衡力達到一定的值之后,它的這個滑動面是可以實現自平衡,從而減少主塔的彎矩,增強主塔的安全性。”
作為面向未來的中國頂級橋梁工程,張靖皋長江大橋在智能化建設方面也應用了很多前沿技術,首創智能感知可更換錨固體系,綜合運用BIM、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實現橋梁建設可視、可控,推動中國橋梁建設引領世界橋梁的發展,成為世界級的長江干線橋隧群中一顆閃亮的新星。
記者:嚴偉 茅健衛
編輯:湯晨潔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戚翔 聞棟
- 興化|培育千億級不銹鋼產業集群 筑牢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根基2023-12-31
- 訪談|海陵:錨定“四個第一”使命定位 塑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優勢2023-12-31
- 關注|泰州各地多形式迎接2024年元旦2023-12-31
- 人文|王憶長篇小說《夏日秋千》研討會在京舉辦2023-12-31
- 時政|萬聞華在靖江調研重大項目建設:搶前抓早推動重大項目落地2023-12-31
- 主播悅讀|鄭淦源:新的一年帶來新的希望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