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綠城相融 推動城市生態環境蝶變升級
近年來,泰州市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焦“一軸一核三極三城”新格局建設,統籌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加快生態園林建設和綠色發展步伐,城市環境品質不斷提升。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不僅是市民的新愿景,也是城市建設的新目標。下午兩點剛過,市區天德湖公園就已經有不少市民攜老帶幼樂游其中,秋日盛景讓人流連忘返。
市民于建軍說:“在家門口有這么大的一個公園,覺得還是挺好的,閑的時候帶著孫子過來玩一玩,自己也可以鍛煉一下,設施也挺齊全的。”
作為泰州市“精·彩家園”品質綠化“158工程”建設項目之一,天德湖公園進行了全面提升改造。
泰州天德湖公園綠化管理員姚玲玲表示:“原來喬灌木比較多,提升改造后增加了一些花灌木和主題色彩地被,讓園區一年四季有花可賞、有景可觀。同時,建設‘好人園’,在景觀提升改造中嵌入崇德向善的文化元素,增加了休閑游樂設施。”
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泰州市緊扣“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目標,持續深入推進“樂享園林”項目建設。先后建成羅浮山公園、三河公園、天目山遺址公園、鳳棲湖公園等綜合性區域公園,滿足人民群眾就近賞綠和戶外活動需求。實施“精·彩家園”品質綠化“158工程”,完成100多個重要節點、50條道路河道沿線、8個重要片區的綠化改造提升,接續開展省運會“五點一線”園林綠化提升,累計改造提升綠地面積274萬平方米。利用城市邊角地、空閑地、撂荒地進行綠化改造,先后建成春暉園、春蘭園、紅粟園、隨宜園等100多個口袋公園,打造老百姓身邊的鄰里花園、街頭游園。同時,探索城市綠化由傳統的平面邁向立體發展,利用建筑立面、河道坡面、橋梁立柱進行垂直綠化,沿快速路配植勤花月季、粉團薔薇,打造更多“立體的畫”和“行走的風景線”。
截至2022年底,泰州市建成區綠地率達43.40%,綠化覆蓋率44.7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55平方米,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率95.11%。
隨著泰州綠化覆蓋率逐年上升,綠化養護工作中產生的殘枝、落葉等園林廢棄物越來越多,僅主城區每年至少產生6萬立方綠化廢棄物。如何將廢棄的枝條落葉變廢為寶、循環利用,成為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中的重要問題。今年6月,泰州首個綠化有機覆蓋物資源化生產基地建成啟用。這個基地專注于研究探索綠化廢棄物循環利用。記者在基地生產現場看到,一車車園林綠化部門修剪的樹枝被投入專業設備粉碎,篩選出的大塊顆粒物經過一系列工序變成了彩色的有機覆蓋物。小顆粒物將被再次粉碎,通過發酵池發酵成為有機基質,作為植物生長的肥料。
中泰建發綠化廢棄物資源化生產基地負責人張磊說:“目前基地每天可以處理15噸綠化廢棄物,生產有機肥料約11噸,有機覆蓋物約4噸,全部用于市區公園景區的綠化養護。”
截止到10月下旬,基地累計已處理綠化廢棄物約960噸,生產有機基質約560噸,有機覆蓋物約400噸。據了解,目前天德湖公園、泰州動物園以及市區多條道路綠化帶已經用上了基地的彩色有機覆蓋物產品。
中泰建發綠化廢棄物資源化生產基地辦公室主任周文松表示:“過去我們的處理方式一般是焚燒或填埋,這樣做既浪費資源,又容易產生污染。我們的資源化生產基地可以將這些垃圾變廢為寶,所生產的有機基質和有機覆蓋物,既豐富了園林景觀色彩,又大量節約了園林維護的成本,實現‘內循環、零排放’的資源化利用。”
記者:翟旭陽 韓笑(見習)
編輯:劉燕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戚翔 聞棟
- 聚焦|泰興市1至10月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7家2023-11-13
- 興化|產業黨建聯盟助企紓困解難2023-11-13
- 靖江|大棚巧養南美白對蝦,拓寬增收致富路2023-11-13
- 項目|張靖皋長江大橋中引橋建設有序推進2023-11-13
- 關注|泰州首批10名市級專家受聘為“公路醫生”2023-11-13
- 交通|市區將新增兩處公交“微樞紐”202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