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持續擦亮“康養名城”的發展底色
10月19日上午,姜堰區召開“努力推動姜堰在高質量發展中繼續走在前列”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該區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及未來的打算。
近年來,姜堰區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先后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全國健康旅游示范基地等多個國家級榮譽稱號。
推動綠色轉型方面。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取消化工園區定位,全區規上工業企業耗煤實現清零,GDP連跨700、800兩個百億臺階。2020年以來累計培育國家級、省級綠色工廠23家,數量全市第一。開展鑄造行業環境污染專項整治,對206家企業逐一過堂,形成“一企一策”整治方案。
優化生態空間方面。高標準完成“三區三線”劃定工作,全區生態保護紅線調整優化為3處、7.58平方公里。深入推進林地、綠地、濕地、自然保護地“四地”共建,新增成片造林592.05畝,打造省級綠美村莊18個,林木覆蓋率提升0.37%,完成“十路十點”綠化提升改造18萬平方米,建成開放中天植物園等一批城市公園,修復濕地面積380.13畝。
加強生態修復方面。累計實施河道整治、水生態修復342條、總長度227.6公里,實施河道護岸244.3公里,配套綠化144.6萬平方米,完成濕地修復近550畝。累計投入5000多萬元,對溱湖國家濕地公園進行全方位生態修復,動植物資源種類由2005年的182種、135種,上升至392種、251種,濕地公園成為每年30多種近10萬只候鳥棲息的天堂。在弘揚低碳風尚方面。先后建成國家、省、市三級綠色學校57所、環境教育基地7個。
同時,姜堰區還在鐵腕治氣、綜合治水、科學治土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制定《姜堰區大氣污染防治責任清單》,近三年完成大氣污染治理項目272個,將240家重點企業列入重污染天氣管控清單。
2021年、2022年,高質高效建成幸福河湖172條,其中2條獲評省級“幸福河道(段)建設示范工程”,5條獲評市級“十佳”、11條獲評市級“五星”幸福河湖,2023年,全區202條幸福河湖建設進度達90%;省考以上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連續三年保持100%,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全部達標。截至2022年底,全區274家危廢企業全部納入危廢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
另外,該區還以現代科技產業園為試點,執法能手幫扶隊先后跑遍園區90多家企業開展幫扶,形成《幫扶服務清單》,先后幫助企業解決環保實際問題150多個;開展“企業環保接待日”活動,面對面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環保政策、技術、管理等問題,累計接待企業150余家,幫助解決各類環境問題和困難180余項。
下一步,姜堰區將錨定“康養名城”發展定位,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
記者:聶慶楨
通訊員:喬梁 丁明玥
編輯:今昔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戚翔 聞棟
- 最新|多趟列車恢復開行、增開!涉及泰州的是……2023-11-16
- 通知|本周五、周六,這些區域停水!2023-11-16
- 招聘|招24人!全額事業編!2023-11-16
- 出行|注意!市區多個道路通行空間已經……2023-11-16
- 速看|提醒!市區永興路多人被查!2023-11-16
- 主播悅讀|女兒眼中的“萬首詩翁”王退齋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