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悅讀?美文里的泰州|袁煒:水鄉里下河
朗讀:袁煒
袁煒,姜堰區東橋小學教育集團英語教師,姜堰區朗誦協會理事,主播悅讀朗誦藝術團成員。曾獲泰州市“中華經典誦讀”教師組特等獎,江蘇省“中華經典誦讀”教師組一等獎。
水鄉里下河
作者:潘福平
水鄉河多,我的故鄉里下河的河道真可謂星羅棋布。
水鄉的孩童個個會游泳,人人會打水仗,還會在水里捉迷藏。六七歲的我曾和小伙伴們從小木橋上往河里跳,比誰跳的次數多,當然這都是瞞著大人的游戲。
生活在水鄉里的父親與河道打了一輩子的交道,劃船、撐船、搖櫓樣樣精通。里下河的人們對待縱橫交錯的河流情有獨鐘。人們出門便上船,在船上罱泥,撈水草,運肥料,河道里也就呈現出一幅幅水鄉里下河人民愉快勞動的場景。六七十年代“大興水利”,父親參與開挖了里下河的不少河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是他參與了江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不管是炎炎夏日還是冰天雪地,父親都奮戰在水利工地。有了父輩的那份辛勤勞作,這才有了今天的里下河地區旱澇保收的年景,真正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時間的車輪走進八十年代,我也長大了。那時常常收聽廣播電臺,江蘇人民廣播電臺的《每周一歌》曾播放過“我愛故鄉里下河”這首歌曲,我至今記憶深刻,歌中贊美了里下河清澈的河水、肥沃的土地以及勤勞致富的人民,曲調優美,令人難以忘懷。那時的我還在泰縣人民廣播電臺做過一年多的“特約記者”,經常報道里下河人民生活生產的新聞,這也加深了我對故鄉生活的記憶。
改革開放的浪潮將我由水鄉里下河推進陌生的大都市,從此里下河的印記只能在我的腦海里出現。逢年過節,我便踏上生我養我的故鄉。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十周年之際,回故鄉探親的我偶然參加了紀念活動,我的征文還獲獎了,這讓我高興了好一陣子。從此,回鄉尋跡就成了我人生中的必不可少的課題。故鄉的河流,故鄉的土地,故鄉的人們是我在都市里時常懷念的美麗畫卷。
九年前父親病重,我回鄉照料。他臨終前的一夜,我睡在他床邊,清晰地聽到他說“夢話”:“通揚河還要向外擴大三尺”。我一下子蒙了,父親一輩子生活在水鄉,對母親河——通揚河還是那么情深意切,臨終還關注母親河的疏浚工程。今日伏案,細細想來,偉大的父親對里下河奉獻與牽掛的深情,是我們這些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無法比擬和想象的。
離開故鄉三十八年,水鄉里下河滄海桑田,水更清了,地更肥了,人更美了。這讓游子魂牽夢繞,微信同學群里常常傳來鄉音鄉情,這更叫我思念不已。
水鄉里下河,我美麗的故鄉!
在本文下方評論
截止7月31日12:00
獲得點贊數最高的前5名的用戶
每人可獲得“胖叔紀50元代金券”一張
屆時,會在本文下方公布獲獎名單
快來評論點贊吧!
編輯:李子韻
責編:康希
審核:吳軍
- 主播悅讀?美文里的泰州|陳興棟:?古城海陵的氣息2023-07-31
- 重磅|恢復和擴大消費20條措施發布2023-07-31
- 訪談|追溯水韻文脈,領略老城新貌!《津津樂道》對話海陵區城北2023-07-31
- 注意|交通新規發布,這些行為將受處罰!2023-07-31
- 興化|推動文旅融合 豐富城區“夜經濟”2023-07-31
- 提醒|明起實施!涉及就業、個稅......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