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悅讀?美文里的泰州|黃敬:文人墨客與泰州螃蟹
朗讀:黃敬
黃敬,FM103.7新聞綜合廣播節目主持人,現主持節目《鄰里鄉親》、《12345民聲在線》。
文人墨客與泰州螃蟹
作者:耿維
螃蟹一向被贊為百鮮之王。梁實秋在《雅舍談吃》中講:“蟹是美味,人人喜愛,無間南北,不分雅俗”。晉畢卓亦言:“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了一生足矣!”可見魏晉文人視吃蟹為金秋一大樂事。
出土文物表明,古泰州先民早就以漁獵加種植的方式賴以繁衍生息,已經發現的麗蚌、藍蜆等亞化石也說明了包括螃蟹在內的大量水生物為先民們提供了很好的漁業資源。明嘉靖《興化縣志》“物產?介之品”目中便記有“龜、鱉、蚌、蝦、蟹、螺”,在“形勝”中記有“境中水色,出沒魚龍”,還記有“興化產蜜蟹,賈客行商多聚于此”。
明嘉靖《興化縣志》記載早在宋代,泰州的螃蟹便已很有名氣,曾被當作貢品上貢朝廷。五代吳越王錢倧之子錢昆官至右諫議大夫以秘書監致仕,嗜好食蟹。《咸淳臨安志》記載,錢昆曾言:但得有蟹,無通判處,足慰素愿也。意思是說如果能夠到有螃蟹吃,又沒有監管我的副官的地方做官,那就太好了。這位對泰州所產螃蟹美味垂涎三尺,宋真宗年間曾主動要求到泰州任職,成為一時之笑談。
鄭板橋也是喜食蟹之人,曾作詩《題蟹》:“孰知腹內空無物,蘸取姜醋伴酒吟。”描繪了當時泰州人吃蟹的做法。即清蒸過后,佐以一小碟姜絲、陳醋殺菌即可。鄭板橋的“八分半書”被稱為“蟹體書”,也許是從食蟹之中得到的靈感吧。他還在《田家四時苦樂歌》中描述興化農家在秋日“紫蟹熟,紅菱剝,桄桔響,村歌作”,在《瑞鶴仙·漁家》中記興化漁民捕撈的場景“蒲筐包蟹,竹籠裝蝦,柳條穿鯉”,又在《菩薩蠻·留秋》中寫道“留春不住留秋住,籬菊叢叢霜下護。佳節入重陽,持鰲切嫩姜。”
非凡十年間,泰州地區的螃蟹產業得到蓬勃發展,興化安豐建成全國最大的河蟹交易市場。除了興化紅膏大閘蟹、溱湖籪蟹外,泰興依托臨近長江的水源優勢,在高沙土地區取水引灌養殖“江沙蟹”,背青、肚白、毛黃、膏紅,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本信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編輯:李子韻
責編:康希
審核:吳軍
- 重磅|首飛溫州!揚泰機場新航線起飛2023-07-11
- 天氣|泰揚暴雨竟是因為“列車效應”,江蘇出梅近了!2023-07-11
-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2023-07-11
- 通知|加強“自媒體”管理!新規來了2023-07-11
- 注意|泰州這3人!終生禁駕!2023-07-11
- 官宣|泰州正式進入!就在今天!202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