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老人“點單” 平臺“派單” “智慧養老” 點亮老人生活
子女在外工作,老人誰來照料?助老服務如何有效監管?在靖江,當居家養老遇到“互聯網+網格”,“智慧”養老就有了行之有效的發展模式。
何云是靖江市東興鎮萬盛村的助老員,84歲的黃寶山是她的服務對象。量血壓、剪指甲、打掃衛生,幫著買菜買藥,只要是黃老有需要的事情,何云都會幫忙。三年來,她每月至少上門服務一次。
和黃老一樣,家住靖城街道東郊村的劉奇老人,子女也常年在外工作,隨著年歲的增長,孤單與生活的不便日漸成為他和老伴的困擾。可自從五年前,助老員蘇明上門之后,老倆口覺得日子也沒那么難了。
助老員蘇明年輕時當過木工,平日里,老人家里的水龍頭壞了、燈泡炸了,他都能幫著更換。加上他對老年人同樣的熱情與耐心,像蘇明這樣的男性助老員是助老員隊伍中的“香餑餑”。
為了確保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的質量,早在2015年,靖江市就著手解決服務監管難題。
靖江市樂居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小江說:“當時每年政府每年購買服務的資金量比較大,一年將近1500萬元。助老員分布在每個鄉村,怎么管理他們,怎么確保服務有沒有到位,都是難題。”
2019年,靖江市“12349”智慧養老服務平臺上線,成為全國首家實體化運行的“互聯網+”虛擬精準居家養老服務系統,通過政府購買形式,市、鎮、村(社區)三級管理體系,為轄區80周歲以上老年人、60周歲以上的城鄉特困人員、城鄉低保、重點優撫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對象提供點單式居家上門服務,并且通過助老員“刷臉”登陸與音視頻記錄儀實時記錄,做到服務精準定位、服務時間有保證、服務過程全監管。
以村(社區)網格為單位,目前,靖江市共招聘300多名持證上崗的助老員,每年服務工單近40萬人次。每次服務完成后,智慧養老平臺會自動推送服務信息,實時接收老年人及家屬服務評價,并與助老員服務費直接掛鉤。
今年,靖江市正式推出“靖晚美”為老服務品牌,在實現高質量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的基礎上,探索社區養老與機構養老新模式。
記者:石磊 陳帥 林漠(靖江臺)
編輯:錢宇璇
責編:宋涔瑋
審核:戚翔 聞棟
- 抽檢|46批次不合格!2023-09-28
- 交通|滬陜高速改擴建項目泰州段右半幅通車2023-09-28
- 主播悅讀|趙睿:尋夢者2023-09-28
- 周知 | 今天18:00起,暫停辦理!2023-09-28
- 關注|10月,這些新規將施行2023-09-28
- 速看|泰州各醫院最新通知!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