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張靖皋長江大橋660多名建設者頂著烈日趕工期
7月5日上午8點,烈日當頭,碧空如洗,四面環江的馬洲島上,顏色鮮艷的各類吊機有序高效運行,一派繁忙景象。
這里是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北錨碇、北主塔的建設現場。作為國家“十四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過江通道項目,張靖皋長江大橋對優化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完善區域路網布局具有重要意義,大橋的建設凝聚著蘇州、南通、靖江等地人民的期盼。
如今,這兩項張靖皋長江大橋關鍵控制性工程已經進入全面施工的關鍵時間,在這片交通建設的熱土上,來自中鐵大橋局的660余名建設者們正頂著烈日趕工期,為大橋早日建成通車接力奮戰。
“00后”萌新:“跟世界最高塔一起‘成長’”
上午8:30,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北主塔測量組成員楊永鑫像往常一樣,扣上保險帶,踩上寬不足一掌的鋼管,開始一天的測量工作。
2000年4月出生的楊永鑫是團隊里為數不多的“00”后,他的主要工作是基坑沉降檢測,確保每天的沉降在1公分以內。
建設工地沒有遮擋,溫度計定格在38攝氏度。“現在還算好的,等主塔開始慢慢‘長高’,我們就需要每天上塔測量,上面更熱。”楊永鑫介紹,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北主塔高350米,相當于120層樓房高度,建成后將是世界最高懸索橋索塔。
百尺高樓從地起,大橋的主塔建設同樣如此。350米的世界最高塔建設是張靖皋長江大橋建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中鐵大橋局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北主塔項目生產副經理郁文介紹,350米高的主塔,垂直度允許偏差不超過88毫米,相當于只有一個拳頭的距離。主塔制作由30個節段組成,這就要求每個節段垂直度偏差需控制在2毫米以內,相當于4層樓的高度允許偏差值只有米粒大小。
為了完成這樣精密的工作,中鐵大橋局建設團隊進行了一系列技術攻關和質量控制。楊永鑫就是這些品控工作中細小又關鍵的一環。
上午9:00,楊永鑫腳下的鋼管表面溫度突破45攝氏度。鋼板樁圍堰內,更是悶熱難耐。“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我感覺自己每天都在主塔一起成長。”楊永鑫說,“入夏后一天熱過一天,皮膚曬黑了一層又一層,但想到大橋通車后,我和我的家人們一定會走過這張橋,暢行南北。光想著這一點我就覺得很自豪,那點辛苦不值一提。”
工地女將:“鋼筋跟廚房里的鐵鍋一樣燙”
上午10:00,工地上所有的鋼板曬得燙手。在這里,建筑女工張莉正踩在已經綁好的鋼筋籠中,熟練地用鋼絲將立起來的鋼筋綁扎、扭緊,不斷加高。這個動作,張莉每天要重復數千次。
“這個鋼筋籠有60米,越往高處體感越熱,頭頂大太陽,四周又都是曬得滾燙的鋼筋,很難熬。”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北主塔中引橋技術負責人朱曉超說,在大眾的印象里,建筑工地上的工作向來是以男性為主。但實際上,塔吊駕駛員、塔吊信號工、架子工、鋼筋工……工地里幾乎所有的工種都能看見女性身影。這么多年來,干了不少工程,他最為佩服的還是工地上的這些“女漢子”。
記者了解到,張莉和丈夫李旭是在島上少有的“夫妻檔”。“最難熬的是三伏天的下午,鋼筋跟廚房里的鐵鍋一樣燙,扛在肩上一會兒功夫就紅一大塊。夫妻倆在一塊兒,能相互照顧。”張莉說,為防止曬傷和被鋼筋燙傷,即使再熱她也要求丈夫一直戴手套、穿長袖長褲,喝涼鹽水。
為了防暑降溫,目前項目部除了給一線工人發放防暑藥品和冷飲,也靈活地調整現場施工時間,如錯時或夜間施工等,在確保工程進度的同時,最大程度減少高溫作業時間,這些舉措都讓張莉覺得很暖心。她告訴記者,雖然風吹日曬很辛苦,但是能通過勞動用自己的工資養家,還能“為這么大的工程做點貢獻”,就是值得開心的事。
目前,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北主塔正在進行第一層內支撐施工建設,北錨碇項目基地24小時不間斷施工,全力以赴保障工期。大橋建成后,將有效緩解江陰大橋的通行壓力,經靖江市S356沿江路焦港大橋向東5公里左右設置的互通可進出大橋,以及經由G40滬陜高速轉張靖皋長江大橋北接線高速可進出大橋,為靖江市居民特別是東片區域市民向蘇南、上海方向出行提供了一條更便捷的通行方式。
來源:靖江市融媒體中心
編輯:周慧敏
責編:岑丹
審核:戚翔 聞棟
- 重磅|首飛溫州!揚泰機場新航線起飛2023-07-11
- 天氣|泰揚暴雨竟是因為“列車效應”,江蘇出梅近了!2023-07-11
- 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2023-07-11
- 通知|加強“自媒體”管理!新規來了2023-07-11
- 注意|泰州這3人!終生禁駕!2023-07-11
- 官宣|泰州正式進入!就在今天!2023-07-11
網友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