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泰州這個公園入選江蘇省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
4月24日-5月5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對2022年度江蘇省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擬入選名單進行了公示,全省8家,興化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名列其中,這將對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實踐活動、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12月6日,省專家組對興化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申報江蘇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進行專題考核,認真聽取了申報工作匯報,實地察看了濕地公園現場,詳細了解了基地建設等情況,對申報工作進行現場考核,期間給予了高度評價,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希望充分發揮生態優勢,認真落實工作措施,打造高品質的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
興化里下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興化市西北郊、江蘇省保護湖泊洋汊蕩,總面積1304.80公頃,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五大功能區。濕地面積1268.56公頃,濕地率97.22%,囊括了草本沼澤、森林沼澤、輸水河、庫塘等多種濕地類型,為區域動植物提供了多樣的、適宜的生存環境。濕地公園有“林中有水、水中有魚、林內有鳥”的獨特水鄉,也有“霜落大湖淺,蘆蕩花飛雪”的大美濕地,芳草萋萋,水鳥翻飛,萬鳥翔集。
2016年獲批國家濕地公園試點建設以來,堅持“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原則,逐步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科普宣教、科研監測及生態旅游等各項工作,探索了里下河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新模式。
據調查,截至2022年3月,濕地公園內有維管束植物223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3種,國家Ⅱ級保護植物3種;脊椎動物300種,其中鳥類多達208種,包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6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鳥類42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CR)物種2種,瀕危(EN)物種4種,易危(VU)物種5種。
在湖蕩和沼澤濕地生態恢復工程中,清退以西洋汊蕩所有養殖水面2925.93公頃,實現了濕地公園范圍全部退漁。破除局部圩埂,恢復公園水系的自然連通,增加區域自由水域面積和容積。開展退漁后基底修復,形成淺灘、深水區、生態島等微生境梯度,提高公園內濕地生境異質性和多樣性。實施“活水暢流”工程,對水上森林、李中河、穰草河等主要河道進行生態清淤和濱岸帶植被恢復,形成自然、暢通的河湖水系網絡,清淤河段69.4千米。自然濕地面積增加234.96公頃,自然濕地率從41.26%增加到58.12%,區域生物多樣性顯著提高,其中鳥類增加了49種,為淮河流域下游及里下河地區退漁還濕區濕地生態修復提供了示范作用。
濕地公園已納入生態紅線保護區、江蘇省重要濕地名錄。建立了健全的濕地科研監測體系,建立濕地科普宣教館和自然教室,展現濕地公園豐富的濕地資源和有趣的濕地知識,多次組織開展愛鳥周、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生物多樣性日、攝影大賽、濕地觀鳥等科普宣教活動,成為興化市重要的生態文明和科普教育基地。
根據2013年《江蘇省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興化市劃定省級生態紅線區域面積514.52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比例為21.5%,占泰州市生態紅線面積的比例為49.33%。根據2018年省政府公布的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興化市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98.89平方公里,占泰州市國家級生態紅線面積的比例為50.1%。
根據2019年3月省生態環境廳、財政廳關于2017年度省級生態紅線區域監督管理考核情況通報,興化市考核得分為104.54分,位列全省第十。
來源:泰州生態環境
編輯:錢宇璇
責編:悅鳴
審核:戚翔 聞棟
- 注意|泰州這條主干道,明日起限行!2023-05-15
- 直播回看|泰州市民政局局長李新美走進12345政風熱線直播間2023-05-15
- 速看|超110萬輛車正在召回,有你的車嗎?2023-05-15
- 通知|再精簡!今年起不再需要……2023-05-15
- 公告|微信最新發布!事關……2023-05-15
- 民生|省里公布了!泰州8個!2023-05-14